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即时焦点:【文化】《碇步桥》里的“SaSa”声,在象山群舞作品中找到同款!

来源:象山发布    时间:2023-01-25 16:49:00

在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充满江南韵味的群舞《碇步桥》成功出圈,其中快板段落和标志性人声素材“SaSa”令人印象深刻。

无独有偶,这一舞蹈音乐元素在象山县原创舞蹈作品《赶海仙子》中也有集中体现。《赶海仙子》作为一支群舞作品,2019年由象山县涂茨镇文化站与象山星满天舞蹈培训学校联合创编,曾在象山县当年的"一人一艺"农村文化礼堂展演中获金奖。这几年,频频在象山各地进行演出,深受民众喜爱。

《赶海仙子》编导王丽丽将人声素材“SaSa”融入背景音乐中,用以表现赶海拾贝的滩涂上海水轻轻拍打、赶海人的衣袖在海风中轻轻摩擦,发出的声响,与“踏沙赶海”的舞蹈动作相映成趣,跟《碇步桥》的音乐创意可谓异曲同工。


(资料图)

“当时在看春晚时,我就感觉似曾相识,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有种与知音隔空对话的感觉,很奇妙。”王丽丽边说边回忆,“是象山美丽的滩涂和勤劳的赶海渔民感染到了我,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灵感,最终有了这个作品。”

惊艳全网的《碇步桥》

背后的故事更美!

溪水淙淙

江南女子踏石而行

从桥上缓缓走来

让人仿佛置身烟雨江南

1月21日晚,舞蹈《碇步桥》

亮相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

网友直呼

“太美了!怎能不忆江南”

温润柔美的舞蹈

源于怎样的灵感?

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灵感源于泰顺的碇步石桥

被誉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桥梁”

这场精彩演出的灵感

取材于浙江温州泰顺县

仕阳镇仕水碇步石桥

它始建于1795年

一字型凌波延伸

是我国现存保留最完好

最古老、最长的古代碇步桥

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碇步桥全长144米,共223齿

每齿分高低两级

高的一级可供肩挑扁担者

或涨水时行走

低的一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

为保护碇步不被洪水冲毁

碇步上下两侧河滩均用卵石砌成

每隔数十米,埋有木桩和木框架

用横木搭架,构成井字型

借以加固滩埠基础

碇步桥也被誉为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桥梁”

这种原始桥梁学术上称为堤梁桥

因其形酷似钢琴的键盘故又名“琴桥”

在当地民俗中

有一项绝技——“碇步龙”

将传统舞龙与仕水碇步相结合

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跳跃

盘旋起伏的彩龙伴着舞龙者的身影

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

远远望去宛如流动的图画

为春晚进行全方位创新升级

保留标志性人声素材“飒飒”

“碇步桥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桥梁形式

流水间隔着石桥

行走过程中时间变得很慢很慢

却能以绿水青山为伴

节目编导李佳雯

这样解释《碇步桥》中

蕴藏的江南韵味与诗情

据了解

此次春晚上表演的《碇步桥》

源自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2017年的原创舞蹈

《碇步桥水清悠悠》

《碇步桥》截取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段

并在领舞、音乐、服装

妆造、视频等方面进行了升级

作曲杨翼表示

经过多次修改

从原先的7分多钟

删减到了现在的4分多钟

最大限度保留了

大家都比较喜欢的快板段落

和标志性人声素材“飒飒”

“标志性的‘飒飒‘

既是水花溅起的声音也代表着时间

一分一秒流逝是秒针的声音

如果把混响开得特别大

离远听,就是‘飒飒’”

优美的造型、独特的工艺

泰顺的碇步石桥

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江南的美景、轻巧的舞姿

《碇步桥》又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

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来源:甬派客户端、象山县文化馆、央视新闻

一审:陈雨露

二审:方子龙

三审:赵菊香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