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症状门诊”有意思:小孩子学习困难 大爷大妈想减肥
社区医院“症状门诊”有意思(主题)
北京晚报记者 孙颖
北京晚报记者 刘平 摄
(相关资料图)
今年,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新”了一件新鲜事儿——开设症状门诊。失眠、肥胖、学习困难……这些去大医院往往不知该去哪个科就诊的病症,如今在家门口就有了直接简便的治疗。近日,记者来到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看症状门诊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在肥胖门诊,一位大夫正在为患者贴耳豆,同时不忘叮嘱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大夫为患者号脉。
一名中学生来学习困难门诊就诊,钟雨洁大夫带着孩子做沙盘游戏,打开封闭的内心。
肥胖门诊大爷大妈多
下午1点,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肥胖门诊外已经等了三四个人,还不断有人来咨询、挂号。很快,诊室外等候的人就有七八位了。
“我有高血压、高血脂,岁数越大越害怕。听说这里开设了肥胖门诊,我赶紧来看看。”62岁的柳阿姨撸起袖子,手上戴的镯子已经和手腕“严丝合缝”了。
“以前镯子在手腕上直晃荡。”柳阿姨说,三年前她可没这么胖。原来也减过肥,还吃过减肥药,肚子疼得厉害,到医院输液才缓过来,出现了药物中毒,从那以后她就不敢乱吃药了。现在上了岁数,运动有些吃力,体重却一直增加。肥胖门诊有大夫给把关,柳阿姨觉得放心些。肥胖门诊不仅女性关注,不少老大爷也前来就诊。
就诊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病,希望通过专门的诊疗科学减肥,提高自身的健康状态,也有年轻人来这里寻求帮助。
“孩子体检老是超重,可也不能不给他吃吧?”一位5岁男童的母亲说。大夫给孩子号了脉,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制定了摩腹、捏脊等调理方案。
失眠门诊爱来年轻人
年轻人压力大爱失眠,如今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可要想得到系统的治疗,在医院该挂哪个科?许多人都是一头雾水。
早在2018年,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症状门诊的探索,首个症状门诊就是失眠门诊。如今,周三周五两个半天开诊的失眠门诊,每周就诊量在四十人左右,患者时常需要加号。
因为赶工作熬了几个“大夜”,小牛忽然开始失眠,每天入睡倒是很快,可总是凌晨两三点钟就醒,然后得到五六点钟才能再睡着。
“一开始觉得自己还年轻,挺挺就过去了,以为治失眠就是吃安眠药,怕上瘾。”最初小牛抗拒就诊,后来怎么都睡不好,整个人的状态都受到影响。在一位邻居的推荐下,他来到社区的失眠门诊就诊,发现中医治失眠很不一样。
耳豆、刮痧、针灸……小牛接受了一系列中医疗法。一开始,小牛喝汤药的时候还闹了笑话。“治失眠的药不就是安眠的吗?”按照吃安眠药的方式,小牛选择在睡前半小时喝一碗中药。中药味道较苦,喝完药得再来杯水顺顺。结果,小牛治失眠还没见效呢,先添了个起夜的毛病。
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近,抬脚就到。一问,大夫说,中药是通过调节全身气血阴阳改善睡眠质量的,不是吃下去立马就见效的“安眠药”,上午下午各一顿就成,不用临睡再喝。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如今小牛已经告别了失眠,也更信任社区的中医大夫了。现在,他有个什么不舒服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瞧瞧。
因为方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初吸引了很多老年人签约、首诊。如今,随着失眠门诊的开设,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社区就诊。
学习困难门诊让孩子重返校园
看着失眠门诊的反响不错,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
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中医院心理科专家钟雨洁带队,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在这个门诊,太多孩子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治疗。
因为“学不会”而休学近半年的初二学生小苏,第一次到学习困难门诊治疗竟是听音乐,这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来就诊时,小苏特别焦虑,坐在凳子上来回晃动,给人的感觉是绷得很紧。”钟雨洁回忆说,为了让小苏放松,她用中医五音疗疾的方法让小苏听了一个小时的五行音乐。
孩子放松下来了,通过心理测评钟雨洁发现,小苏面临的“学不会”难题其实是“不会和同学交流”的表现,这个症状的内在是对同伴关系的焦虑和不知所措。经过问询,大夫发现孩子的病根儿在家庭。钟雨洁选择家庭疗法,将小苏的父母请过来一起聊聊。
儿时,小苏每次和别的小朋友吵架,父母总是冲上去说“咱们不跟他玩儿了”。小苏想和其他小朋友玩被拒绝的时候,父母又哄着他,“他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玩”。小苏出现厌学情况逼着父母写假条的时候,他们也没重视,而是顺从孩子……这些“过度替代”,让小苏关闭了与外界沟通的大门。
针对小苏的情况,大夫给出了治疗方案。通过沙盘情景化,让孩子打开内心,学习如何与人沟通;通过中医认知疗法,激发小苏学习的积极性;听五行音乐做按摩理疗,让小苏放松下来……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如今小苏已经重返校园。
小苏说,现在他正抓紧时间补课,要追上落下的学习进度。
其实,阅读障碍、视听觉障碍、学习能力障碍、情绪障碍……孩子学习不好,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学习困难门诊如今越来越得到周边家长的认可,虽然每周只开诊半天,但也有约20人前来就诊。
今年,北京市也将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更多症状门诊,发挥中医症状医学的优势,把优质资源真正下沉到居民身边。
关键词:
精心推荐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 福建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10人犯罪团伙强迫交易、非法采矿获刑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
中新网安徽阜阳12月15日电 ( 成展鹏)12月15日,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投资总额75亿元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内一片繁
-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 (郭其钰 张益聪)从焦虑不安到互帮互助,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新城市广场B座里的257人经历了难忘的72小时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