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资料图片)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全面助力。安徽金融不断守正创新,以资本链促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提振产业链,引金融活水,润科创沃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安徽加快推进合肥市金融后台基地建设,推动中国银联合肥支付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浦发银行科技运营中心项目落地。同时深化与浦东新区金融对接合作,支持相关市联合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在皖设立分中心,截至目前,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已在合肥、六安、黄山、安庆、铜陵、蚌埠等市皆挂牌成立了分中心,形成了良好的资本市场服务企业生态体系。
我省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金融开放窗口。推进长三角金融机构与我省深化合作,2022年省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浙商银行续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为长三角金融机构在皖展业提供良好服务,截至2023年3月末,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贷款余额2330.38亿元,浦发银行合肥分行贷款余额1098.33亿元,浙商银行合肥分行贷款余额250.87亿元。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与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联合长三角G60联席办等部门共同出台《金融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链保供循环畅通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推动G60科创走廊相关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双创金融债券。
深化与上交所战略合作,省政府与上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交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亲临安徽,指导我省乡村振兴、皖北振兴、资本市场建设等工作。联合上交所开展科技创新公司债、公募Reits等创新产品培训,组织上市审核中心专家“一对一”指导我省企业上市。截至2023年3月末,我省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65家,居全国第9位。中金安徽交控Reits产品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募集资金规模创出全国新高。
我省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领域移动支付依法合规实现互联互通。在医疗健康领域已实现电子健康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在移动支付APP中申领和展示,在数字政务领域已实现移动支付APP与皖事通APP对接。推动省内法人银行接入合法资质清算机构的个人银行账户开户专用验证通道,实现绑定账户信息在长三角范围内可跨行验证。除按规定无需接入外,其余所有法人机构已全部完成接入。
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评价定性指标体系的基本统一和绿色金融评价工作“线上化”,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一体化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6220.7亿元,同比增长47.6%。推动再贷款再贴现业务延伸至长三角地区。持续加强长三角区域金融稳定信息和经济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积极推动房地产、反洗钱、外汇、征信等领域合作监管,共同防范区域风险。
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我省长三角办制定《安徽省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联合一市二省对皖北城市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持续全面纵深推进,浦发银行、浙商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在皖北设立分支机构工作正在谋划落实;宁波市积极支持蚌埠市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共签约10个合作项目,投资金额183.5亿元;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交所在阜阳市举办苏阜资本市场对接交流论坛暨阜阳市企业上市培训会,为我们传经送宝。各金融机构对结对合作帮扶地区重大项目优化信贷条件,通过“银团贷款”方式,建行上海第四支行与六安市分行等银行组成“银团贷款”,为上海电气集团在六安投资项目提供10年期贷款3.25亿元;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与滁州分行签订宁滁“长三角一体化”跨域金融合作协议。沪苏浙产业基金投资向皖北地区倾斜,在海通证券协助下,六安市城投公司成功在上交所获批30亿元公司债。
在上海市牵头下,一市二省密切配合,历经2年多的时间,长三角区域(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终于落地。我省高度重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落地工作,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试验区建设,并研究制定《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落地全省首笔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和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首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落地芜湖片区(外资3000万元)。
在调研学习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先进做法基础上,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省委组织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现代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借鉴长三角省份金融服务人才经验做法,引导银行、保险、基金、担保等金融机构聚焦人才需求,创新“人才贷”“人才险”“人才担”“人才投”“人才板”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做好人才创业创新金融服务,促进人才链和资金链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有14家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出台了人才产品政策,33家市县金融机构出台了人才信贷产品。(记者 徐慧媛)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心推荐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 福建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10人犯罪团伙强迫交易、非法采矿获刑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
中新网安徽阜阳12月15日电 ( 成展鹏)12月15日,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投资总额75亿元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内一片繁
-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 (郭其钰 张益聪)从焦虑不安到互帮互助,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新城市广场B座里的257人经历了难忘的72小时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