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2023年第24周周报:阿斯巴甜风波再起,天然甜味剂未来可期
(资料图片)
周思考:阿斯巴甜风波再起,天然甜味剂未来可期。当前进展:消息尚未确证,两机构将于7月14日同时得出结论。本次消息由路透社独家报道。路透社援引两处知情信息源称,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在7月首次把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Possiblycarcinogenictohumans)”。然而,IARC并不考虑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提供安全剂量的是世卫组织下属的另一家机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JECFA先前给出的安全剂量(ADI)为每天0-40mg/kg体重。今年,JECFA也在审查阿斯巴甜的使用,并将于7月14日与IARC同时宣布结论。据IARC发言人称,两方的结论将有互补性。
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或较弱,但大概率会被替换。根据IARC的定义,物质根据其致癌的可能性被分为4组:1组:致癌(Carcinogenictohumans)/2A组:很可能致癌(Probablycarcinogenictohumans)/2B组:可能致癌(Possiblycarcinogenictohumans)/3组:无法分类(Notclassifiableastoitscarcinogenicitytohumans)。根据路透社消息,阿斯巴甜或被列为2B组物质。具体的例子包括香烟(致癌)、酒精(致癌)、夜班(很可能致癌)和汽油(可能致癌)。如果阿斯巴甜被列为2B组物质,考虑到消费者消费代糖的健康初衷,我们认为将有多数食品加工企业逐步放弃使用阿斯巴甜,转而使用其他甜味剂。
甜味剂市场体量不断上升,其他人造甜味剂安全性曾受质疑,消费者或将更加偏好天然甜味剂。甜味剂,也称代糖,种类繁多。根据来源,甜味剂可分为人造甜味剂(纽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及糖精等)和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洛酮糖、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等);根据甜度,甜味剂可分为高倍甜味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等)和低倍甜味剂(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全球甜味剂市场正不断增长。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人造甜味剂市场由2013年的166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222亿美元。其中,阿斯巴甜在2022年的市场体量约为4.11亿美元。在多国食品安全监管当局的层面上,我们尚未见到其他当前广泛使用甜味剂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但先前曾有糖精及甜蜜素被怀疑致癌。因此,从消费者心理层面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天然来源的甜味剂,认为其更有安全保障。事实上,天然甜味剂在代糖产品中的市场占比从2010年的8.16%上升至2020年的29.41%。若此次阿斯巴甜结论为真,消费者向天然甜味剂切换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配方切换过程或较长,短期人造/天然甜味剂或各将受益,长期天然甜味剂趋势有望更佳。食品的配方切换并非一蹴而就,过程涉及研发、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如口味测试、稳定性测试、供应商审核等。此外,调整后的配方也需要观察消费者的反馈。事实上,阿斯巴甜在饮料中对口感的贡献比较关键。百事公司曾在2015年4月从可乐配方中拿掉阿斯巴甜,但由于销量下降过多,2016年6月,公司宣布重新推出含阿斯巴甜的可乐。因此,我们预计配方切换过程或将较长,还原100%的口感也并非易事。不考虑口感因素,从成本角度上看,当前常用的另两款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和安赛蜜具有类似阿斯巴甜的甜价比,也在诸多配方中与阿斯巴甜复配,我们认为其短期内有望成为阿斯巴甜的替代品。若结合甜度与天然两个因素,天然高倍甜味剂甜菊糖苷则有望替代阿斯巴甜。从更长远的时间和更宽广的食品品类上看,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苷、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洛酮糖等有望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推荐百龙创园(阿洛酮糖),建议关注莱茵生物(甜菊糖苷、罗汉果苷)、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安赛蜜)、保龄宝(赤藓糖醇)、三元生物(赤藓糖醇)和华康股份(木糖醇)。
市场行情回顾:2023年6月26日-2023年6月30日,沪深300下跌0.6%,申万高市盈率指数月上涨0.0%、周下跌2.2%,成长好于价值。截至2023年6月30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9168.3亿元,周成交净卖出84.8亿元,其中食饮行业净卖出0.09亿元。2023年6月26日-2023年6月30日SW食品饮料下跌3.1%,跑输沪深300指数2.6pct。分子行业来看,肉制品上涨0.5%,周成交额环比+57.4%;软饮料上涨0.1%,周成交额环比+13.5%;保健品下跌0.1%,周成交额环比+3.2%;烘焙食品下跌0.6%,周成交额环比+80.4%;零食下跌0.3%,周成交额环比+29.5%;乳品下跌1.3%,周成交额环比+80.4%;啤酒下跌1.1%,周成交额环比+44.8%;其他酒类下跌1.4%,周成交额环比+8.3%;白酒Ⅲ下跌3.8%,周成交额环比+47.5%;调味发酵品Ⅲ下跌3.0%,周成交额环比+8.3%;预加工食品下跌4.9%,周成交额环比+99.6%。
风险因素:食品安全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
关键词:
精心推荐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 福建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10人犯罪团伙强迫交易、非法采矿获刑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
中新网安徽阜阳12月15日电 ( 成展鹏)12月15日,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投资总额75亿元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内一片繁
-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 (郭其钰 张益聪)从焦虑不安到互帮互助,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新城市广场B座里的257人经历了难忘的72小时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