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新形态 正在点亮厦门夜经济
古地石汽车市集。(受访者 供图)
(相关资料图)
把车停到古地石指定位置,打开后备厢,挂上“汽车咖啡人”的招牌,苏翊晨快速融入夜间市集。随着咖啡机“嗞嗞”发出声响,他的摊位营业前,陆续有人排起队。
夜市,曾经是我们熟悉的商业形态——夜幕降临,大马路边,淘货捡漏,抑或商圈地下通道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但如今的夜市中,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构成、买卖的商品,以及做生意的方式,已不同往日。
夜市的新形态,正在点亮厦门的夜经济。
催生新体验
摊主不以谋生为目的 更为体验生活享受自由
26日晚7时,夕阳刚刚隐入天际线,沙坡尾艺术西区内的夜间市集开始热闹起来。各种经过精心装饰的摊位星罗棋布,“奇怪研究所”“桃汽岛屿”“禁止蕉绿”“橙子漫画”,摊位的名字可谓趣味十足。
“80后”非公,是常驻于此的摊主。在她的摊位上,一串手工珍珠首饰的价格,从50元到300元不等,每几分钟就有客人停下脚步,试戴商品。有拿不定主意购买的客人,非公会热情地邀请他(她)“加微信”。
三年前,非公从银行辞职,开始摆摊。“一方面想追求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实现自己做品牌的梦想,为自己奋斗。”如今她依靠摆摊卖DIY的珍珠类首饰,已经吸引了一批老客户,生意好时还得招聘临时工帮忙。
有人摆摊为了自由自在,也有人为了发展副业。离非公不远处,“橙子漫画”摊主橙子正闷头为情侣作画,她的速写漫画可爱有趣,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摆摊算是我的副业,但随着粉丝不断增加,几乎要成为主业了。”橙子是一名插画师,起初,她只在空闲时“旅行”摆摊,去过广州、澳门、温州等地,如今,厦门算是“常驻”。
“您做什么工作的?”“喜欢喝什么豆子?”“90后”咖啡培训师苏翊晨的“后备厢”咖啡摊,是他在外地旅游时取经而来,但他发现,这有效拓展了他的职业空间。
此外,市集上还有不少“00后”摊主。“朋友们,欢迎到我们的摊位打卡。”大学生小刘与好友在摊位上售卖彩色编织小包,还用手机直播推销。“我们第一次摆摊,重在体验,同时也为未来迈入社会积累经验。”小刘说。
商业分析师董睿分析,之前,人们对于“摆摊”的概念,更多停留在“小本生意”“赚口饭吃”,但夜市中的摊主们,很多人并不差钱,而是有着更多元的追求——自由自在、展示自我、社会交往、体验生活,甚至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增添砝码。
解锁新玩法
淘潮玩好物 “90后”“00后”成消费主力
集美万科里市集。(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实习生 马娟 摄)
如今,在厦门各个夜市,卖家、买家的主力人群,是装扮时尚的“潮男”“潮女”,他们带领夜经济潮流,也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以新潮的“city walk”旅游形式前来打卡。
根据某旅游平台网站发布的《旅游夜生活趋势洞察》显示,年轻群体逛夜市的参与度最高,72.78%的“95后”消费者表示会在旅行中专门策划夜晚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消费者专程体验夜生活的人群占比分别达到63.54%和60.12%。
年轻人普遍认为,夜市淘宝的过程,可以弥补线上商场在体验方面的短板,也填补连锁店铺里的商品种类空白,“重社交”的过程也令其他购物方式难以比拟。
比如,年轻人在夜市上,并不是单纯为了淘便宜货。正在读大学的小薛说,逛夜市很快乐,她喜欢的是这种氛围。“暑假期间,我经常和朋友们结伴逛夜市。你看,这里有驻唱,也有街舞快闪,还有一些很特别的小吃、饮品等。氛围轻松愉快,我也很愿意与摊主交流。”
淘潮玩好物,也是夜市的魅力所在,其满足了部分市民对小众物品的购物需求,也增添新奇的寻宝体验。“我买的很多是店主DIY的物品,有相框、有冰箱贴,也有钥匙扣等。”刚进入职场的刘女士在市集收获颇丰。庄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鱼缸里的摆件,这是商场里难找的稀奇玩意儿。”
夜间市集的重度爱好者陈小姐,最近先后在不同市集购买了5件饰品,花了两三百元,还和摊主们互留联系方式。“摊主比商场里的售货员更热情,卖的东西有创意,质量也不错。”陈小姐直言,她认为只要品位、质量过关,在哪里买都一样,她更看中的是卖家将创作之魂注入每一件饰品,让它们少了几分冰冷的工业制品感,更有人情味。
职业经理人许松闽,曾为某商圈策划过夜市活动,他认为,如今的夜市,不仅可以吸引客流、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平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更像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交流展示平台,消费者接触到的是五花八门的新奇产品和服务,进而形成口碑效应。”他说,甚至一些投资者也青睐逛夜市——也许下一个“爆款”,就藏在夜市里。
创新夜空间
与商圈融合共生 精致主题市集带给商圈流量
沙坡尾艺术西区举办的市集人气高。(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想要价格“接地气”,别去商场去夜市——这样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式。
2000年前后,定安夜市是传统夜市的“顶流”,具备市民心中“夜市该有的样子”: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衣服箱包琳琅满目。定安夜市当时的对手,是附近崛起的商圈,而如今,定安夜市人气大不如前。
董睿认为,传统夜市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小已成定局,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随着网购平台的多元化,市集摊贩渠道不灵活,容易被互联网取代,且互联网购物平台早已经将夜市的价格信息壁垒打破,带来利润率进一步压缩下行;传统夜市消费层级过低,不适应消费升级的总体趋势。
“不同于传统夜市,如今客流旺盛的新潮夜间市集,追求的是更好玩、更新潮、更优质的产品和线下体验。便宜不再是‘竞争力’。”董睿说。
从新旧夜市与商圈“竞合”的过程中,也充分印证这一点:传统夜市中,摊主单打独斗讨生活、市场收一收管理卫生费;新潮夜市,则变为商圈和摊主围绕“夜经济消费”的大主题,共同投入、去粗取精,将夜市提升到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更契合大型商圈整体运营的新模式上。
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7月,除了长期进行的市集,厦门共举办30多场有主题的夜间市集活动,除了沙坡尾、十里长堤、华美空间等“网红”打卡点,更多出现在如航空古地石广场、磐基、宝龙一城、SM厦门等商圈。
比如,7月14日,SM厦门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离谱市集”,现场有歌手献唱,有精酿啤酒摊位,有本地美食摊位,夜间市集摇身一变,成为一场夏季狂欢派对。
“吸引了大量人气,不仅为SM厦门今年新开设的三期商场提升人气,同时也巩固了SM厦门的都市潮流聚落和城市社交空间的属性。”市集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他们策划了一场以茶为主题的市集,在购物淡季起到吸引人流的关键作用。
负责人介绍,筹办一次市集,商场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关键的花费在于摊位物料、设置打卡环节、邀请表演等,甚至需要用部分预算投入到社交平台的前期宣传。“为达到主题效果,主办方宁可不收费,对受邀的摊位作出严格的筛选”。
为了把夜间市集办出彩,一些商场也将活动承包给第三方。傲客市集就曾为宝龙一城、嘉禾良库、中华城等商圈办过相关活动。“在我看来,夜间市集更像是一次展示生活方式的活动,每次根据主题的变化,为商圈营造的流动性、创新性的生活表达方式。” 傲客市集负责人余寿发说,夜间市集追求“变化”的特点,考验着筹办方对活动的思考,和对品质的不断追求。
【记者手记】
不仅要出圈 更要破圈
“夜间市集与厦门年轻、有朝气的城市调性相符,满足厦门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夜间市集在厦门能够引发热度的原因。”余寿发说。
在这个前提下,运营好夜间市集,需要打好“组合拳”,让城市增添“烟火气”,更好地满足百姓便利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让火起来的“夜经济”火下去。
比如,有摊主建议,夜间市集不仅要“出圈”,更要“破圈”——不能让市集的形式浮于表面,短暂收割市民“凑热闹”的心理,而要突破供给侧堵点、脆弱点,让夜经济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和能力,才更为重要。
从宏观上来看,好的政策引导是夜经济持续向好的“安全垫”:政府支持和引导夜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市集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加强文创、消费与生活的配套招商,打造高量级的厦门夜经济IP。这方面,在长沙、重庆等地,已有了较为成功的案例。7月12日晚,“不夜重庆生活节”在渝中区启动,推出200余场夜间特色活动,并联动消费平台、行业组织、品牌商家,陆续发放超5000万元惠民消费券,开展限时免单、优惠定制团购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质夜间经济发展,做靓“不夜重庆”品牌。
从微观上看,善用“夜间市集+”也能盘活限制场地,增加社区社交空间,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比如,7月22日,在厦门集美大社菜市场二楼,举办了一场“市集+二手”概念活动,原用于售卖蔬菜瓜果的“回”字形展台,摆上了琳琅满目的旧物商品,有闲置衣物、二手唱片、旧书、旧玩具等。这盘活了集美大社菜市场闲置的二楼场地,在拉近邻里关系的同时,还为集美大社古厝增添人气。
有关人士建议,厦门的夜经济方兴未艾,文化氛围浓厚,鹭江道周边的一些老社区,或是最佳土壤:让新潮新兴事物,融入具有文化底蕴的老社区,带来别具一格的“碰撞混搭”,或是夜间市集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剂良方。
【数据】
超7成“95后”选择旅游中逛夜市
根据某旅游平台网站发布的《旅游夜生活趋势洞察》显示,年轻群体逛夜市的参与度最高,72.78%的“95后”消费者表示会在旅行中专门策划夜晚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消费者专程体验夜生活的人群占比分别达到63.54%和60.12%。
两个月办30多场主题夜间市集
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7月,除长期进行的市集,厦门共举办30多场有主题夜间市集活动,除沙坡尾、十里长堤、华美空间等网红打卡点,更多出现在如航空古地石广场、磐基、宝龙一城、SM厦门等商圈。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心推荐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 福建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10人犯罪团伙强迫交易、非法采矿获刑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
中新网安徽阜阳12月15日电 ( 成展鹏)12月15日,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投资总额75亿元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内一片繁
-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 (郭其钰 张益聪)从焦虑不安到互帮互助,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新城市广场B座里的257人经历了难忘的72小时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